32艘!欧洲船东集体下单,中国船厂成最大赢家!-2025,铸造展,压铸展
上传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 3
还是船东们坚定地投入这波支线船热潮中。 10月,一支由欧洲船东组成的投资团疯狂转向更灵活的支线船领域,创造32艘新船订单,而中国造船企业成为这轮转型的最大受益者。 跨界者的战略转身 据经纪公司MB Shipbroker最新周报显示,Petros Pappas领导的私营航运公司Oceanbulk已在舟山长宏国际(Changhong Shipyard)签订两艘3,1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据悉,单船造价约 4,700万美元,计划于 2028年初交付。这也是 Oceanbulk 首次进入支线集装箱船领域的投资。 Oceanbulk领导人Petros Pappas 两天前,摩纳哥知名私营船东Transocean Maritime Agencies与江苏新大洋造船正式签署两艘3,1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单船造价约4,500万美元,预计2028年交付。这是该公司今年在中国市场的第二笔箱船投资,使其在华新造集装箱船数量增至四艘,总投资额突破1.6亿美元。 由首席执行官Ruth McLoughlin执掌的Transocean,此前主要以巴拿马型散货船和MR型成品油轮为核心资产。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该公司现控有16艘船舶,并于2018年正式进军油轮市场。此次连续下单标志着这家家族控股企业正加速战略转型,通过拓展集装箱船市场,在航运周期波动中寻求更均衡的资产配置。 欧洲船东集体布局 据Alphaliner最新报告,全球支线船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近期又迎来一波订单潮,而欧洲中型船东成为这轮投资的主力军。 全球最大支线集装箱船东10月13日披露,MPC Container Ships已在福建船政马尾造船订造2艘1600TEU高箱支线集装箱船,同时保留四艘可选船。首两艘新船计划于2027年下半年交付,总合同金额约6600万美元。最多6艘!全球最大独立支线箱船船东在马尾船厂下单 希腊船东Chartworld(Kollakis家族)近日在扬州国裕船舶制造确认4+4艘3,100TEU船舶订单。虽官方价格尚未公布,但经纪人认为 Chartworld 将支付每艘船4100万-4200万美元。 这是Chartworld近期在中国的第二笔订单。9月,该司在新大洋造船签订了2+2艘同型新造船订单,单船造价为4300万美元,于2028年交付。这些同型船舶交付后,将形成协同效应。连续斩获订单!苏美达船舶支线箱船份额持续扩大! Chartworld Group 董事长 Lou Kollakis 德国老牌船东Peter Dohle则在黄埔文冲下单4艘2,900TEU船舶,配备脱硫塔,计划于2027年至2028年间交付,据估计这4艘船单船造价位于4600万-4700万/美元之间。据统计,Peter Dohle在黄埔文冲的订单数量已经增加到13艘。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同时在沪东中华订造4艘14,170TEU大型集装箱船,在广船国际订造了5艘LNG双燃料8400TEU集装箱船,展现出“大小兼备”的双轨发展战略。 VesselsValue 显示,目前,Peter Dohle 拥有一支由 64 艘船组成的船队,除了 16 艘散货船外,船队还由集装箱船组成。 Peter Dohle 董事总经理 Jan Dohle 与此同时,以油轮和散货业务见长的希腊船东Alberta Shipmanagement(Inglessis家族)也首次跨界,在黄埔文冲订造2+2艘1,900TEU“曼谷型”船舶,预计于2027年交付,业内估计造价在3000万美元/艘。 目前,Alberta运营十几艘原油和成品油轮,还有11艘散货船。这是自2019年,创始人Nicholas与女儿们成立Alberta以来,首次投资集装箱船舶。 Alberta Shipmanagement的创始人Nicholas Inglessis Alphaliner观察指出,包括Minerva Marine(Martinos家族)、土耳其Ciner与Marla(Latsis家族)在内的多家希腊传统船东,近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1,700-3,000TEU支线箱船市场,形成一股“干散货与油轮船东集体转型”的新趋势。 除了中型船东,头部公司一直没有停止对支线船舶的投资,最为代表性的公司当属集装箱巨头达飞CMA CGM。近日,达飞宣布在印度科钦船厂订造6艘1700TEU的双燃料LNG支线集装箱船,总计造价为2.25-3亿美元,预计于2029年-2031年交付。官宣!吃螃蟹!CMA CGM在印度下单造6艘船! 中国船厂主导三千箱级市场 2025年以来,新大洋造船、黄埔文冲、扬州国裕船舶制造等中国船企几乎包揽了全球3,000TEU级集装箱船订单。据统计,这些船厂已获得来自Transocean、Chartworld、土耳其Ciner Shipping、Peter Dohle和Alberta等欧洲船东的多批订单,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交船期密集安排在2027-2028年。 业内人士分析,成熟的设计方案、可靠的交付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定价,使中国船厂在这一细分领域建立起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 分析机构:区域贸易推动支线船舶 支线集装箱船投资热的背后,是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革。Braemar分析机构指出,随着生产环节向印度、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分散,众多新兴港口和次级航线的地位显著提升。这些港口往往无法接纳超大型船舶,而2,000-3,000TEU级船型凭借其出色的港口适应性、航线灵活性和燃油效率,成为区域贸易与中程航线的理想选择。 同时,新一代船舶均满足EEDI Phase III和NOx Tier III环保标准,并预留甲醇或LNG动力改装空间,为船东应对未来环保法规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弹性。 新周期下的航运投资逻辑 从今年年初开始掀起的支线船浪潮一直延续到了下半年,一场跨界投资浪潮正在重塑航运市场格局。特别是欧洲传统干散货与油轮船东(如Minerva Marine等)发起了战略转向,不断有船东进军集装箱支线船市场,这不仅是对资产组合的重新配置,更是对区域化贸易趋势和绿色航运转型的前瞻性布局,同时也彰显出在不确定性风险常态化下,中等规模的船东不在押注单一化市场的以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的趋势。 在超大型船订单间歇期,1000-3000TEU的支线集装箱船正成为新周期中的“明星资产”。中国船厂凭借其技术成熟度、建造效率和环保设计能力,已在这一领域建立起全球领先优势。 未来三年,这波支线船订单潮或将定义航运市场的新周期。既反映了全球贸易结构的碎片化的深度调整,也预示着绿色投资逻辑正在向中型、灵活的船型转移。
中国铸造展,中国压铸展,2025,铸造展,压铸展,有色铸造展,有色铸造展览会,上海有色展,铸造展会,压铸展会,2025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铸造,压铸展览会,铸造展览会,压铸展览会,上海压铸展,上海铸造展,铸件展览会,上海铸造展览会,上海压铸展览会,国际压铸铸造展览会,2025上海压铸铸造展,2025第二十一届铸造展览会,2025第二十一届压铸展览会,铸造博览会,压铸博览会,2025上海国际铸造展,2025上海国际压铸展,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压铸展览会,第二十届一上海国际铸造展览会,上海国际铸件展,压铸,铸造,铸件,压铸件,2025上海国际铸造及压铸展,国际压铸及铸造展览会 |
|